4NGTRpXZk61 scroll.huanqiu.comarticle北斗产业大会在汉举行,北斗芯片技术迈入2.0时代/e3pmh1rv3/e5anvcnkq为加速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规模化应用进程,“北斗产业成就回顾与展望大会暨重要北斗产品成果发布会”于6月26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之一,汇聚了国内卫星导航领域的院士、专家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回顾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北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协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他强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展成为继GPS、GLONASS之后,服务全球的第三大独立卫星导航系统,其应用深度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运行,成为支撑产业升级、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基石。于贤成会长特别指出,芯片作为北斗终端的核心部件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北斗系统规模化、大众化、全球化发展的前景。以梦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将有力提升北斗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下游应用创新拓展空间,为北斗产业链整体升级注入动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原总工程师蔡兰波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他系统梳理了北斗芯片的技术演进路径:从实现基础定位功能,到达到厘米级乃至毫米级高精度;从多芯片组合方案,到芯片超低功耗设计……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极大拓展了北斗的应用边界,为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等前沿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筑牢芯片根基,方能引领北斗未来。”蔡兰波强调,持续深耕北斗芯片技术,不仅直接决定了北斗终端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应用落地的广度与深度,更关系到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与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未来北斗芯片需持续向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强可靠性及泛在化方向演进。武汉市委常委、市北斗产业链链长胡勇政介绍了武汉市发展北斗产业的战略布局。他表示,武汉市始终将北斗产业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抢占科技产业制高点的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已实现“三个率先”——牵头组建首个省级北斗产业创新联盟、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北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率先设立首个省级北斗产业专项基金,并构建形成“一核心多基地”的产业空间格局。未来,武汉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力争在北斗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全力建设成为全国北斗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大会期间举行了主题为“逐梦新纪元”的梦芯科技新一代北斗芯片发布仪式。国内北斗芯片领军企业梦芯科技正式发布其新一代高精度SoC(系统级芯片)产品——逐梦®MX2740A(全系统全频点)与启梦®IVMX2730A(全系统多频点),并率先在国内发布2款北斗2.0芯片(MX2740、MX2730)。此项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北斗芯片技术正式迈入2.0时代,有效解决了北斗系统在推广应用中长期面临的“定位初始化时间长、复杂环境适应性弱”等核心技术瓶颈。“从北斗芯片‘第一梯队’到北斗2.0体系,我们让中国时空信息安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梦芯科技董事长韩绍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首家在新型行业智能应用芯片领域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梦芯科技此次发布的北斗2.0技术,充分发挥了北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的独特优势,为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和推动行业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基于新芯片,梦芯科技同步推出覆盖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灾害监测等24个重点应用领域的系列化全场景模组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构建智能社会底层架构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工程院教授刘经南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高精度时空基准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底座。”他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自主可控的时空信息主导权,是发展空天信息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前提。唯有持续筑牢技术根基,方能引领未来发展。从早期“无芯可用”到如今核心芯片技术取得显著突破,中国北斗产业用三十年时间实现了技术自立自强与产业生态的全面发展。随着北斗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与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深入融合,北斗产业正通过持续创新,推动中国从“导航大国”向“时空强国”迈进。未来,高性能北斗芯片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北斗参与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竞争,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时空信息支撑。175101642780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郑媛媛环球网175101642780211[]{"email":"zhengyuanyuan@huanqiu.com","name":"郑媛媛"}
为加速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规模化应用进程,“北斗产业成就回顾与展望大会暨重要北斗产品成果发布会”于6月26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之一,汇聚了国内卫星导航领域的院士、专家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回顾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北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协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他强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展成为继GPS、GLONASS之后,服务全球的第三大独立卫星导航系统,其应用深度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运行,成为支撑产业升级、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基石。于贤成会长特别指出,芯片作为北斗终端的核心部件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北斗系统规模化、大众化、全球化发展的前景。以梦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将有力提升北斗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下游应用创新拓展空间,为北斗产业链整体升级注入动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原总工程师蔡兰波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他系统梳理了北斗芯片的技术演进路径:从实现基础定位功能,到达到厘米级乃至毫米级高精度;从多芯片组合方案,到芯片超低功耗设计……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极大拓展了北斗的应用边界,为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等前沿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筑牢芯片根基,方能引领北斗未来。”蔡兰波强调,持续深耕北斗芯片技术,不仅直接决定了北斗终端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应用落地的广度与深度,更关系到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与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未来北斗芯片需持续向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强可靠性及泛在化方向演进。武汉市委常委、市北斗产业链链长胡勇政介绍了武汉市发展北斗产业的战略布局。他表示,武汉市始终将北斗产业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抢占科技产业制高点的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已实现“三个率先”——牵头组建首个省级北斗产业创新联盟、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北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率先设立首个省级北斗产业专项基金,并构建形成“一核心多基地”的产业空间格局。未来,武汉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力争在北斗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全力建设成为全国北斗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大会期间举行了主题为“逐梦新纪元”的梦芯科技新一代北斗芯片发布仪式。国内北斗芯片领军企业梦芯科技正式发布其新一代高精度SoC(系统级芯片)产品——逐梦®MX2740A(全系统全频点)与启梦®IVMX2730A(全系统多频点),并率先在国内发布2款北斗2.0芯片(MX2740、MX2730)。此项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北斗芯片技术正式迈入2.0时代,有效解决了北斗系统在推广应用中长期面临的“定位初始化时间长、复杂环境适应性弱”等核心技术瓶颈。“从北斗芯片‘第一梯队’到北斗2.0体系,我们让中国时空信息安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梦芯科技董事长韩绍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首家在新型行业智能应用芯片领域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梦芯科技此次发布的北斗2.0技术,充分发挥了北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的独特优势,为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和推动行业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基于新芯片,梦芯科技同步推出覆盖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灾害监测等24个重点应用领域的系列化全场景模组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构建智能社会底层架构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工程院教授刘经南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高精度时空基准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底座。”他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自主可控的时空信息主导权,是发展空天信息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前提。唯有持续筑牢技术根基,方能引领未来发展。从早期“无芯可用”到如今核心芯片技术取得显著突破,中国北斗产业用三十年时间实现了技术自立自强与产业生态的全面发展。随着北斗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与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深入融合,北斗产业正通过持续创新,推动中国从“导航大国”向“时空强国”迈进。未来,高性能北斗芯片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北斗参与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竞争,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时空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