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11tzU01x scroll.huanqiu.comarticle大国重器也能这样走进千家万户!三问即将举行的首届国防军工文博会/e3pmh1rv3/e5anvcnkq1:1复刻歼-20模型、“南天门计划”中的白帝战机、79式坦克、1:1“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模型、1:5长征五号火箭模型……这些融合了尖端科技与创意设计的展品,将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武汉举办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防军工文博会”)上与观众见面。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国防科技工业与文化创意融合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将有哪些亮点?为何落地湖北?又将如何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新?让尖端的国防科技工业可触可感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提出了“科技有温度,文创‘潮’好玩”的口号,“让微缩的大国重器,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范兴敏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如此介绍道。 据悉,国防科技工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电子等六大领域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成果将首次集体亮相。展会不仅涵盖十大军工集团具有特色的重量级展品,如嫦娥工程月壤样本、返回舱等实物,还汇聚了电子竞技产品、沉浸式体验设备、文创供应链体系等军工企业跨行业开展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成果。展会使高端的国防军工科技转变为公众可感知、可互动、可消费的文化体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黄勇介绍,展会分为科幻与科技、互动体验、仿真模型、旅游文化、军工电竞、科技成果转化等6大板块,将“微缩的大国重器”带入千家万户。打造军工文创产业全方位集散地博览会为何落地湖北?除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大型展会举办经验丰富之外,湖北还具备深厚的军工产业根基与丰富的军工文化资源。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杨峰介绍:“湖北是国内重要的军工大省,在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行业拥有许多知名的国防企业,众多军工重企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人才、产品等资源,蕴育了以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为代表的奋勇拼搏、勇于担当的湖北军工精神。”与此同时,湖北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与富集的科教资源,也为展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73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居全国及中部地区前列。其中,16个文化新业态板块增长尤为显著,拥有长江文创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平台,为国防军工文博会的举办提供了产业支撑和经验借鉴。近年来,湖北紧紧围绕“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定位,提出包括“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和“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内的七大发展战略,积极布局军工文创融合新赛道。一批项目已崭露头角:武汉金口军事主题文化区、黄冈红安将军影视城等特色园区和项目相继落地,涵盖工业遗产活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创意设计与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杨峰表示:“目前,湖北已初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军工文化创意产业格局。”湖北通过举办此次展会,进一步增强科技和文化实力,构建覆盖设计、生产与推广全链路的军工文创集聚区。分析认为,此举不仅将推动军工科技与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辐射范围,还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链集聚、激发行业创新、拓展就业空间、吸引高端人才,并逐步形成军工文创交易新业态。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些彰显国家与民族信念的军工文化内核,早已深入人心。明年,中国军工将迎来第95个年头。军事专家包明表示:“数代军工人砥砺前行,形成了独特的军工文化并薪火相传,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范兴敏看来,军工文化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工领域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和“把一切献给党”的核心理念,共同构筑起国防科技工业的精神根基与文化灵魂。近年来,青少年在包括军工在内的相关科技领域表现活跃,“手搓航母”、“自制机器人”、“仓库建沙盘父子同乐”等新闻频上热搜。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适逢十一假期,除爱国主义影视剧展映外,还有密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等深耕红色历史的机构,通过历史故事传递家国情怀。范兴敏强调,构建新时代国防科技文化体系,需要以产品产业为载体,通过技术创新、文化铸魂、产业融合三位一体路径,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互嵌。目前,基于军工文化开发的文创产品持续推出,正逐步形成“创意—技术—市场”的产业链。这些产品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传播国防科技工业文化的重要媒介,以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进一步获得公众认可。“以产品产业为载体繁荣国防科技文化,本质上是将硬核的科技实力通过文化的转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知名军事专家包明进一步指出,这一过程不仅能为国防科工事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其本身也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据了解,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潇淼之源(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文博会将每两年举行一次,在间隔年期间将举办跨行业论坛、产业峰会、研学、文旅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本次展会后,组委会将以湖北省为起点,在全国各地陆续设立国防教育基地。175731958012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郑媛媛环球网175731958012711[]{"email":"zhengyuanyuan@huanqiu.com","name":"郑媛媛"}
1:1复刻歼-20模型、“南天门计划”中的白帝战机、79式坦克、1:1“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模型、1:5长征五号火箭模型……这些融合了尖端科技与创意设计的展品,将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武汉举办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防军工文博会”)上与观众见面。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国防科技工业与文化创意融合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将有哪些亮点?为何落地湖北?又将如何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新?让尖端的国防科技工业可触可感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提出了“科技有温度,文创‘潮’好玩”的口号,“让微缩的大国重器,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范兴敏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如此介绍道。 据悉,国防科技工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电子等六大领域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成果将首次集体亮相。展会不仅涵盖十大军工集团具有特色的重量级展品,如嫦娥工程月壤样本、返回舱等实物,还汇聚了电子竞技产品、沉浸式体验设备、文创供应链体系等军工企业跨行业开展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成果。展会使高端的国防军工科技转变为公众可感知、可互动、可消费的文化体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黄勇介绍,展会分为科幻与科技、互动体验、仿真模型、旅游文化、军工电竞、科技成果转化等6大板块,将“微缩的大国重器”带入千家万户。打造军工文创产业全方位集散地博览会为何落地湖北?除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大型展会举办经验丰富之外,湖北还具备深厚的军工产业根基与丰富的军工文化资源。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杨峰介绍:“湖北是国内重要的军工大省,在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行业拥有许多知名的国防企业,众多军工重企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人才、产品等资源,蕴育了以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为代表的奋勇拼搏、勇于担当的湖北军工精神。”与此同时,湖北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与富集的科教资源,也为展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73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居全国及中部地区前列。其中,16个文化新业态板块增长尤为显著,拥有长江文创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平台,为国防军工文博会的举办提供了产业支撑和经验借鉴。近年来,湖北紧紧围绕“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定位,提出包括“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和“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内的七大发展战略,积极布局军工文创融合新赛道。一批项目已崭露头角:武汉金口军事主题文化区、黄冈红安将军影视城等特色园区和项目相继落地,涵盖工业遗产活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创意设计与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杨峰表示:“目前,湖北已初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军工文化创意产业格局。”湖北通过举办此次展会,进一步增强科技和文化实力,构建覆盖设计、生产与推广全链路的军工文创集聚区。分析认为,此举不仅将推动军工科技与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辐射范围,还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链集聚、激发行业创新、拓展就业空间、吸引高端人才,并逐步形成军工文创交易新业态。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些彰显国家与民族信念的军工文化内核,早已深入人心。明年,中国军工将迎来第95个年头。军事专家包明表示:“数代军工人砥砺前行,形成了独特的军工文化并薪火相传,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范兴敏看来,军工文化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工领域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和“把一切献给党”的核心理念,共同构筑起国防科技工业的精神根基与文化灵魂。近年来,青少年在包括军工在内的相关科技领域表现活跃,“手搓航母”、“自制机器人”、“仓库建沙盘父子同乐”等新闻频上热搜。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适逢十一假期,除爱国主义影视剧展映外,还有密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等深耕红色历史的机构,通过历史故事传递家国情怀。范兴敏强调,构建新时代国防科技文化体系,需要以产品产业为载体,通过技术创新、文化铸魂、产业融合三位一体路径,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互嵌。目前,基于军工文化开发的文创产品持续推出,正逐步形成“创意—技术—市场”的产业链。这些产品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传播国防科技工业文化的重要媒介,以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进一步获得公众认可。“以产品产业为载体繁荣国防科技文化,本质上是将硬核的科技实力通过文化的转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知名军事专家包明进一步指出,这一过程不仅能为国防科工事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其本身也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据了解,本届国防军工文博会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潇淼之源(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文博会将每两年举行一次,在间隔年期间将举办跨行业论坛、产业峰会、研学、文旅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本次展会后,组委会将以湖北省为起点,在全国各地陆续设立国防教育基地。